欢迎来到中外合作办学网
热线电话:400-600-4656 转 1
按泰国普通博士研究生层次48-51学分标准720-765学时量开设课程
毕业单独出具以上内容学业证明
泰国普通硕士36学分
积极响应有关主管部门或院校单位招聘海归硕士要求满两年制的学术学分标准
精品学科课程+论文报告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或期刊发表+实用用外语课程
泰国格乐大学(krirk university)是中泰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定院校,由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教音家格乐·曼格拉布克博士创立千1952年,是—所立足泰国、辐射中国-东盟,具有本硕博学位授予权,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导,以培育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特色的综合性高等学府。格乐大学建校以来为东盟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现任泰国内阁成员中就有多位部长级领导毕业千格乐大学。2019年3月,柬埔察首相洪森先生获得泰国格乐大学颁发的政治学荣誉博士学位。
学校注重培养独立人才、完善学生知识体系,以创新教学体制、促进智慧型社会发展为己任,下设工商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法律学院、政治学院、国际学院、中国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科学研究院等。格乐大学国际师资力量雄厚,授课教师大部分来自欧美、东盟及中国、泰国等—流大学的骨干教授、博士、双博士或博士后等,有很多教师曾担任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高级编委或歪要学术领导,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学术功底深厚。
获待2021年东盟私立大学“教学学习满意度”和“国际化”评比分值第—名的特别荣誉
荣获泰国高等教育科研创新基金支持的泰国名校之一
拥有泰国国家级核心期刊的综合研究型高等学府
中泰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定院校
泰国政府批准001号私立大学
泰国高端政商校友资源平台
泰国百家华校总部研学基地
泰国学生升学商务汉语专业首选大学
与中国教育主管部门机构合作开设泰国首家网络中文课堂
2021-2022连续两年入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奖的泰国名校
中英泰多语言授课,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格乐大学为培养离层次国际化人才,采用中文、英语和泰语三种语言授课,学习过程中强化英语听说、读、写运用能力,并将泰语作为必修语言课程单独培养,让学生除了可以强化英语水平外,还能掌握基本的泰语表达。
一流名师授课,打造国际化视野格局
格乐大学聘请中泰两国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国际知名的华裔学者,中国—流大学的骨干教师、博士、博士后/精通中英双语或中英泰三语的有欧美国家留学背景的国际名师联合授课,并担任论文指导老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教学质量—流。学生可获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中式管理,西式教学,全程服务
课程设置、教学体系、考核模式等沿用国外教学模式,学生管理采用中国学生习惯的方式。从学生入学面试到留学材料办理以及留学签证、学籍注册、日常学习、毕业各项认证等全程指导办理。
留学费用低廉,性价比超高
泰国消费水平不高,留学生读书和生活的经济压力都很小,学习成本仅为欧美等国同等层次留学成本的1/5。
1、无疫情时授课模式校本部面授课程
2、疫情期间特殊授课模式实时面授网络直播+校本部面授学习
根据中泰两国教音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和精神,我校学生目前执行“实时面授网络直播+校本部面授学习"的新常态教音模式,即疫情期间在读的学生,按照淉程大纲和学分计划,疫情期间可选择在中国以“实时面授网络直播课堂”模式,全日制学习部分学分课程,待疫情稳定后再赴泰国校本部全日制面授学习剩余学分课程
硕士学制2年,每学年2个大学期(8-12月,1-5月),1个小学期(6-7月)。
注:汉语国际教育本硕博专业为每学年2个大学期(6-10月,11月—3月),1个小学期(4-5月)。
每个季度第1个月
应往届本科毕业生
参加过全国研究生联考的学生申请就读格乐大学硕士研究生,可根据学生联考成绩分数申请一定额度奖学金。
需通过大学的专业知识笔试/语言水平考试/面试/复试等。
硕士研究生毕业前论文或独立研究报告摘要部分要求自主或学校推荐期刊发表或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并要求有实习证明或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和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中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学习的热门语言。中文学习在泰国受到官方和民间各界的广泛支持。
为了培养满足中泰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与人才的需要,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合作与发展,泰国格乐大学以助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专门人才的培养为己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现对外招生,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中文教音教学与管理以及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工学作, 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工关作等。
课程量:39学分课程+ 3门非学分课程 =4 8学分课程
课时量: 4 8*15= 720学时
学分量、课程量及课时量与泰国普通博士研究生层次等同。
必修课程课(18学分)
汉语教学基础
研究生英语
基础泰语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课程研发与评估
语言学与汉语教学
研究方法论
跨文化交际
教学实习
选修课(15学分,选修5门)
汉语国际教育理论
大数据时代多模式创新教学
多媒体应用与研发
学术研究技能发展
研讨会
中华文化与传播
独立研究(6学分)
独立研究报告
(以上为参考内容,所有的专业都以具体排课为准)
招生电话:400-600-4656 转 1
扫码咨询:
中外合办咨询电话
400-600-4656 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