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外合作办学网
热线电话:400-600-4656 转 1
2013年8月,教育部批准宁波大学与法国昂热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2017年3月,教育部批准设立非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旅游管理(中法合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纳入联合学院招生。旅游管理(中法合作)学位点依托昂热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的优质资源,浙江省重点专业智库—东海战略研究院(浙江省社科联)、中欧国际旅游综合实验室(财政部专项)、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国家教育部)、省特色专业(浙江省教育厅)、市特色专业(宁波市教育局)、市品牌专业(宁波市教育局)、市高校重点专业(宁波市教育局)、校一流专业与国际化专业(宁波大学)等资源平台,致力于培养拥有国际视野和开放思维,具备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掌握坚实、系统的旅游管理专门知识,了解旅游管理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的跨文化、复合型的高端人才。旅游管理(中法合作)硕士研究生经中法两校联合培养3年,符合条件者可在毕业时同时获得宁波大学和昂热大学的研究生文凭和硕士学位。
旅游管理(中法合作)学位点现有中外教授8人、副教授11人。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含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0项,教育部、文化与旅游部(原国家旅游局)、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浙江省软科学项目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30项,国际合作项目10项,科研总经费已近600万元。学位点教师已在《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旅游学刊》《地理学科》《地理研究》《经济地理》等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20部,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文旅部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3项成果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截至目前,本专业已连续组织举办九届中欧国际旅游论坛(分别在中国、欧洲与非洲国家举行)和四届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旅游高等教育研讨会。
本方向负责人苏勇军,博士、副教授,法国昂热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海洋旅游、海洋历史文化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项(其中重点1项),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等厅级项目 10余项。出版《浙江滨海旅游发展报告》《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等专著4部,在《浙江社会科学》《中国高教研究》《sustainerbility》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3项,获得市青年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宁波大学青年学术创新奖三等奖各1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取得所在学校2021年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五)申请专业符合当年国家规定的报考条件。
旅游管理(中法合作) 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2万元人民币/年(三年一贯制)。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省部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十三五重点建设大学——宁波大学构建了完善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
推免硕士生:根据国家政策,实施国家助学金(6000元/年)、国家奖学金(20000元/年)以及二、三年级学业奖学金(一等12000元/年,占比20%;二等8000元/年,占比60%;三等6000元/年,占比20%),另外还专门设立黄庆苗研究生助学金(6000元/年)、王宽诚幸福基金助学金(8000元/年)等专项奖助;学校、院系和导师为研究生设置了“助研”(300元/月)、“助管”(400元/月)、“助教”(300元/月)岗位(统称为“三助”岗位),承担“三助”岗位的研究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岗位津贴,“双一流”学科的研究生可以获得双倍的助研岗位津贴。
在研究生科研项目和成果奖励方面,设置“卓越”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卓创”研究生科研成果奖、曹光彪研究生科研成果奖、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等支持研究生积极进行科研创新。
在出国(境)访学交流方面,为研究生短期研修、交换学习等活动提供4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资助经费。
此外,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还可以通过发放特殊困难补助、申请助学贷款等方式得到资助。
招生电话:400-600-4656 转 1
扫码咨询:
中外合办咨询电话
400-600-4656 转 1